学术前沿丨氢呼气试验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

发布于: 2025-07-07 16:15
阅读: 4

氢呼气试验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

 
 

▲上下滑动查看

 

背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胃肠道常见疾病之一,其诊断需先排除胃及十二指肠器质性疾病以及炎症性、代谢性和精神类疾病。该病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及胃酸分泌异常、胃肌电活动紊乱、脑肠轴功能紊乱、心理情绪障碍等多种因素。
 
现有研究已证实菌群失调在其他功能性肠病中的重要作用,但关于肠道微生物组变化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相关研究不足。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患者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发生率较高,但其检测结果与消化不良的临床分型及症状严重程度并未显示相关性。
 

本研究旨在评估氢呼气试验结果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表现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

 
 
▌ 功能性消化不良包括:餐后不适综合征(PDS)、上腹痛综合征(EPS)。
 
 果糖氢气呼气试验(LHBT)结果显示,健康受试者(I组)阳性率为5%(2/40),PDS患者(II组)阳性率为48.6%(35/72),EPS患者(III组)阳性率为47.6%(40/84)。
 
▌ PDS组和EPS组阳性率显着高于对照组。
 

 

 
▌ 经过服用利福昔明治疗*后,PDS组和EPS组LHBT结果中氢气水平显着下降。此外,消化不良严重程度评分也在治疗后显着下降。特别是在PDS组的16名(22.2%)患者和EPS组的12名(14.2%)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利福昔明治疗方案:每日口服1200mg利福昔明,持续14天且不补充益生菌。抗生素治疗结束6周后,通过量表评估消化不良症状的严重程度,并再次进行LHBT检测。

总结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复杂,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在这种疾病中应考虑不同致病因素的参与,包括肠道菌群。

本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数量和/或种类变化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

 

参考文献:

Cezary, Chojnacki., Paulina, Konrad., Aleksandra, Błońska., Jan, Chojnacki., Marta, Mędrek-Socha.(2020). Usefulness of the hydrogen breath test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Prz Gastroenterol, 15(4), 0. doi:10.5114/pg.2020.92690.
 

关于乐翌生物

Company Introduction

杭州乐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乐为健康、乐雅生物、迈铄医疗三家子公司,专注于呼气分子诊断前沿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创新,致力于消化等多系统疾病的快速诊断与早期筛查,是集研发、生产、营销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

 

旗下自主研发Bioleya®呼出气体分析仪,是国内首款获批上市,采用“固定式+气相色谱”方法学,同时符合国际“金标准”*与中国“国标”*双认证的甲烷和氢呼气检测设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正在形成中国专家共识,深化学科应用、规范行业标准、助力技术革新。

 
*Gasbarrini A,Corazza GR,Gasbarrini G等。胃肠道疾病中H2-呼吸测试的方法和适应症:罗马共识会议。[J]。 Alimentary药理学与治疗学,2009,291:41-49。
*《气体中微量氢的测定气相色谱方法(GB/T 8981-2008)》、《惰性气体中微量氢、氧、甲烷…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28124-2011)》

 

* 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属乐翌生物及旗下子公司所有,且为内部资料,不用于广告用途。任何篡改、抄袭,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引用、使用等行为均属于侵权,本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文中相关信息,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