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解读 |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与儿童便秘
作为主要功能性胃肠病之一的肠易激综合征(IBS),被描述为微生物-肠-脑互动异常。IBS主要临床特征(腹痛、腹泻、便秘)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重叠,多项研究证实两者具有高度相关性。此外,在儿科患者中高发的功能性便秘,也被认为与肠道菌群有关,特别是与产甲烷菌数量增加相关。
通过乳果糖/葡萄糖呼气试验、氢气和/或甲烷呼气试验等检测SIBO,为SIBO合并IBS的诊治提供了可能性。当前SIBO的治疗方案包括抗生素、益生菌等。
Scarpellini等报告,利福昔明200毫克/日治疗7日,64%的患儿呼气试验结果恢复正常,且胃肠道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有所改善。Tahan等报告,联合使用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每日30毫克/千克)和甲硝唑(每日20毫克/千克)治疗14日,95%的患儿呼气试验结果恢复正常。Peinado Fabregat等报告,益生菌与抗生素联合使用,较单纯抗生素治疗显示出更好的症状缓解率(81% vs 67.7%)。
参考文献:
Mares C R , Ssran M O , Mrginean C 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and constipation in children -- a comprehensive review[J].Frontiers in Cellular & Infection Microbiology, 2024.
* 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属乐翌生物及旗下子公司所有,且为内部资料,不用于广告用途。任何篡改、抄袭,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引用、使用等行为均属于侵权,本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文中相关信息,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