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著丨中国消化专科临床医师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认知现况的调研
中国消化专科临床医师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认知现况的调研
▲上下滑动查看
01
研究背景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是肠道微生态失衡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临床表现如腹痛、腹胀、腹泻和便秘等,与功能性胃肠病(FGID)的主要症状高度重叠。
然而,准确诊治SIBO在全球范围内仍面临挑战。一方面,由于诊断标准尚未完全统一、检测设备普及不足及相关医学教育的缺失,许多临床医师对SIBO的认知局限,常有漏诊、误诊现象。部分临床医师在诊治FGID时未将SIBO纳入鉴别诊断,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另一方面,随着SIBO关注度的提升,也出现了过度检测和不规范治疗等问题。因此,急需评估临床医师对SIBO的认知现状,建立标准化诊疗路径。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组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肖英莲教授带领团队,通过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等全国性学术组织官方渠道,以及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合作平台,开展全国范围的线上问卷调查,评估我国消化专科医师对SIBO的认知水平、诊疗习惯,系统性地识别当前诊疗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明确影响医师认知的关键因素,从而为推动我国SIBO及相关FGID诊疗流程的标准化、制定符合国情的专家共识或临床指南提供坚实的循证依据。
02
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共设置55道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开放式问题,旨在全面评估临床医师的知识储备和临床实践经验。问卷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模块:基本信息、相关共识指南认知情况、FGID认知情况、肠道微生态认知情况、SIBO认知情况、最新研究成果与知识获取渠道。
03
部分研究结果


本次调查显示,90.2%的受访医师对SIBO有基本认知,但仅5.3%非常了解产甲烷菌过度生长(IMO)。多数医师认为SIBO主要病因是肠道免疫功能紊乱和过度使用抗生素,典型症状为腹胀、腹泻和消化不良。此外,SIBO普遍被认为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及炎症性肠病等疾病密切相关。

受访医师对罗马IV共识的认知和应用程度最高(96.7%至少了解,32.7%熟悉并常用),而对2021欧洲共识的认知度最低(25.8%从未听说,仅6.3%熟悉并常用)。仅3.9%的受访医师能准确识别问卷涉及所有共识的要点,4.3%能识别除罗马IV共识以外的所有共识要点。

04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关于乐翌生物
公司介绍
杭州乐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营销、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旗下全资控股乐为健康、乐雅生物、迈铄医疗三家子公司,专注于呼气分子诊断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致力于消化等多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
* 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属乐翌生物及旗下子公司所有,且为内部资料,不用于广告用途。任何篡改、抄袭,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引用、使用等行为均属于侵权,本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文中相关信息,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