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产甲烷菌过度生长的高患病率

发布于: 2025-11-17 17:32
阅读: 0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产甲烷菌过度生长的高患病率



▲上下滑动查看


背景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慢性“雌激素依赖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腔外生长。该疾病是育龄女性慢性盆腔痛和不孕的最常见病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肠道病变通常位于远端结肠,常累及乙状结肠、直肠及小肠,最终导致消化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引发肠道狭窄。

由于腹腔内存在炎症及子宫内膜组织或病变,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出现腹部膨隆或腹胀(腹部充盈肿胀感),并伴有腹泻、便秘、排便疼痛等肠道相关症状,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肠梗阻。目前对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确切成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激素失衡、炎症反应及消化功能障碍被认为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肠道细菌负荷过重(微生物失调的一种形式)可导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产甲烷菌过度生长(IMO)。因此,SIBO/IMO与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具有重叠的胃肠道症状,包括便秘、腹泻、饱腹感、腹胀、排气增多、腹痛、腹部不适及体重减轻。


迄今为止,子宫内膜异位症与SIBO/IMO之间的关联仍十分有限,关于这种妇科疾病患者中微生物过度生长发生率的文献极为匮乏。本文旨在提高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SIBO/IMO患病率的认知,以完善全球子宫内膜异位症标准诊疗规范建议,并为相关症状的管理提供替代治疗方案。


研究结果



▌ 14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136例(91.9%)被诊断为氢气型SIBO和/或IMO;对照组148名女性中,123例(83.1%)被诊断为氢气型SIBO和/或IMO。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SIBO/IMO患病率显著更高。


▌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IMO和混合型SIBO高度流行,占阳性患者的63.2%。患有氢气型SIBO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发生腹泻的风险更高,而IMO阳性患者则更易出现胃酸反流。

总结

鉴于SIBO/IMO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高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对消化道及整体健康的影响可能远超既往认知。将SIBO/IMO检测纳入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体系,可为此类患者识别额外的治疗靶点,并提供更广泛的治疗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Halfon P, Estrade JP, Penaranda G, et al. High prevalence of 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and intestinal methanogen overgrowth in endometriosis patients: A case-control study. Int J Gynaecol Obstet. 2025;170(1):284-291.

关于乐翌生物

Company Introduction

杭州乐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营销、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旗下全资控股乐为健康、乐雅生物、迈铄医疗三家子公司,专注于呼气分子诊断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致力于消化等多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


依托原研 创新突破|乐翌生物推出核心产品Bioleya®呼出气体分析仪,是国内首款获批上市*,采用“固定式+气相色谱”方法学,同时符合国际“金标准”*与中国“国标”*双认证的甲烷和氢呼气检测设备,填补国内该领域标准化检测设备的空白。

卓越性能 专业服务|乐翌生物已服务数百家临床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及康养健管机构,其中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Top100 中,超三分之二的国内顶尖医院均已引入同款设备,为基于精准与循证的临床诊疗提供有力支撑,切实赋能医者、用心惠及大众。

推动行业 规范发展|乐翌生物倡导发起首个《中国共识》*和首个《亚洲指南》*,引领行业从技术应用迈向标准制定的新纪元,为全球呼气分子诊断领域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沙利文发布《中国呼气检测行业发展蓝皮书》
*Gasbarrini A, Corazza G R, Gasbarrini G, et al. Methodology and indications of H2-breath testing in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the Rome Consensus Conference.[J].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09, 291:41-49.
*《气体中微量氢的测定气相色谱方法(GB/T 8981-2008)》、《惰性气体中微量氢、氧、甲烷…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28124-2011)》
*复旦版《2023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发布,首次采取分级制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建立适合国人的标准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诊断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意见》启动
*《氢气和甲烷呼气试验亚洲指南》正式发布:直击临床痛点,引领规范实践


* 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属乐翌生物及旗下子公司所有,且为内部资料,不用于广告用途。任何篡改、抄袭,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引用、使用等行为均属于侵权,本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文中相关信息,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乐翌生物
分享

推荐文章

  •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