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解读 | 化疗期间/后胃肠道症状的可治疗原因的前瞻性评估
目前多种癌症已具备有效治疗手段,临床重点已从降低死亡率转向在确诊后维持并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质量,往往需要治疗由癌症本身或抗癌治疗引发的症状,同时还需确保最佳抗癌方案的实施。
胃肠道癌症占所有新发癌症的20%以上,化疗是多数胃肠道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前评估,随后每月使用经过验证的患者自报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发现:
1/5患者在化疗前存在未被发现的可治疗合并症,尤其是甲状腺功能异常、维生素B12缺乏和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PEI)。化疗期间/后,常见的可通过抗生素治愈的病因,有约1/2的患者存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有约3/10存在尿路感染。可治疗的胃肠道疾病(如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PEI和SIBO)具有相似症状,且常同时存在,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也难以仅通过病史采集准确诊断这些疾病。
凭借经验判断哪些症状需要检查、哪些可经验性治疗,这种方法在良性胃肠道疾病患者中已不够科学,在接受复杂抗癌治疗后出现症状的患者中更不可靠。此类患者的症状往往由多种病因共同导致,可能在癌症确诊前就已存在,也可能由肿瘤本身引发,或作为治疗毒/副作用新发。对呼气试验这类无创、低风险、无明显不适,且能通过明确可治疗病因减轻症状负担的检查,对患者抗癌和生活生命质量均有获益。
参考文献:
Andreyev, H.J.N., Lalji, A., Mohammed, K. et al. The FOCCUS study: a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frequency, severity and treatable causes of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during and after chemotherapy. Support Care Cancer 29, 1443–1453 (2021).
* 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属乐翌生物及旗下子公司所有,且为内部资料,不用于广告用途。任何篡改、抄袭,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引用、使用等行为均属于侵权,本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文中相关信息,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